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正文

建筑工程行业需要拥抱互联网,打通质量和效率的掣肘

时间:2021-03-29 10:12:45 来源:湖北日报

中南建筑设计院为传统建筑业植入数字化“基因”

“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

1921年,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首次提出,“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六大综合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建筑设计院)的科创团队,为传统建筑业植入数字化“基因”,正在将理念变为现实。

5年成就“跨界王”

3月17日,雨后初霁,中南建筑设计院科研设计中心大楼的变色外墙清新惹眼,成为武汉中南路滚滚车流旁靓丽的风景。

大楼内,设计师们不拘一格的衣着彰显出鲜明个。19层,中南建筑设计院工程数字技术中心,这里曾被称作“不务正业”的部门。

每位工作人员桌上都架着2台电脑显示屏,桌面上摞着各式材料和专业书籍,有人还抱着笔记本电脑,“三个屏幕”同时作业。

工作内容与其他部门也不一样。他们的电脑屏幕上,一串串数字、字符代码成为“主角”,取代了传统建筑设计部门画图纸、建模型的工作方式,活像一个程序员“沙龙”。

“我们大多是学建筑设计或土木工程专业的,但现在主业是研究编程、算法和人工智能,经常以‘不务正业’自嘲。”

39岁的张慎是工程数字技术中心主任,团队里有5个80后、10个90后,大伙边工作边学IT知识,以适应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需要。

麦肯锡国际研究院201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行业数字化指数排行中,建筑业在资产数字化、业务流程及应用数字化、组织及劳动力数字化方面,居倒数第二位,仅高于农业。

“建筑工程行业需要拥抱互联网,打通质量和效率的掣肘。”张慎成为首个吃螃蟹者。2016年,他独自开始数字化转型。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专业不对口,就赶紧“补短板”。仅2016年,张慎就自学了C语言、Python、Revit等与编程和设计相关的专业书籍10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张慎作为技术负责人及主要实施者,和公司同事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国首家全产业链工程服务互联网台“大A工程网”的开发及上线,成功搭建起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双创”台,掀开工程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崭新一页。该台集咨询、建设、设计、采购等台用户为一体,用户可以像“逛淘宝”一样各取所需,助力工程建筑业提速增效。

去年疫情期间,设计人员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大A工程网”台,12小时完成雷神山医院项目方案设计,3天交付全部施工图,创造了中外瞩目的中国速度。

目前,该台入驻企业用户3000余家,包括微软、IBM等世界500强企业,并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度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把建筑图纸“算出来”

当日中午1时,该中心工程师王杰用该院自主研发的CSEPA软件(复杂建筑结构高等非线集成台),对正在建设的武汉江城之门项目进行抗震能验算,确保大楼“稳如泰山”。

王杰说,对超高层大楼等复杂建筑结构进行标准化、流程化抗震能分析,过去一个人2个月至3个月才能完成,现在用CSEPA软件可缩短至10天以内。

电脑屏幕上,240余米的江城之门三维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像人的血管一样错综复杂,但每一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及连体结构受力情况清晰可见。2020年,鉴于CSEPA软件的创新成果,世界著名软件公司法国达索系统给予高度评价,并与该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广。

一旁的工程师程明的电脑里也有“宝藏”。去年程明配合开展医院通风系统仿真台研发,模拟负压病房的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扩散,建立医院病房外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模型,为雷神山医院等传染病医院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下一步工作重点放到“BIM”(建筑信息模型)领域。目前,团队创新开发一套基于BIM的建筑集成智能化协同设计系统,打通建筑、结构、幕墙等多个专业的上十种设计软件接口,实现一套模型多专业应用。

张慎坦言,中国建筑业正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全国甲级建筑设计企业超1.4万家,建筑设计行业需要数字化转型,实现建筑图纸从手工“画出来”到电脑“算出来”,即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化建造,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实现建筑业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

2016年以来,该中心自主开发的工程设计智能软件,每年为中南建筑设计院和合作单位节省工程造价上亿元。

目前,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立了多方位的科研创新团队,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每年科技创新投入总额达到同期营业收入总额的3%,其中去年逾9000万元。

“建筑设计行业历经图板手绘、CAD电脑绘图、BIM技术专业协同阶段,未来将走向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时代。”张慎表示,年来,中南建筑设计院提出“质量决定生死,科技决定未来”,要形成以科研带动业务的良循环,利用大创意、大创新进入“无争之地”,从红海步入蓝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通讯员 宁叶子 实生 张儒越)

记者手记

打好中国工业软件的“底子”

设计工程师的电脑上,清一色是Auto CAD、Revit等国外编程设计软件,它们就像是孕育创新应用的“土壤”,让思想的“金种子”生根发芽。

“现阶段,我们只能借鸡生蛋。就像电脑系统离不开微软,手机系统离不开苹果和安卓一样。”张慎说。

不仅如此,用于汽车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设计的CAD(三维制图)、芯片集成电路设计软件EDA、工业自动化系统编程软件PLC等工业软件,我国均依赖国外。

我国工业软件“底子”薄,容易受制于人。相比万众瞩目的芯片产业,国内工业软件遭遇“卡脖子”更狠。年来,针对我国的软件停止更新、软件禁运之类的事件一再发生。

高端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因其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技术难度高,很难通过短期科研攻关完成突破。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技术团队,一直致力于学工程设计领域中的各种软件,并进行分析、借鉴和再创新,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不追求短期效益,摒弃“唯GDP论”思维,敢坐“冷板凳”,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逐步打好中国工业软件“底子”,让中国制造行稳致远。(记者 刘天纵)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