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坑谁?打了24年官司,这个日本企业还是不服输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学研
最近看到个消息,真假无印良品又双叒叕打起了官司,起因还是那个吵了整整24年的商标权纠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越来越觉得,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PART.01
真假无印良品
以防搞混,花朵财经先给大伙科普一下。
在国内市场,其实存在两个“无印良品”:一个是大众熟知,LOGO带有“MUJI” 标识的无印良品(由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画运营),卖男女装、纺织品、鞋包等的日本杂货品牌;另一个则是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旗下的本土 “无印良品”,主要售卖被套、床单等床上用品以及毛巾浴巾等纺织品。
两者的LOGO除了英文不一样,汉字几乎是一样的,因此经常有消费者把他们搞混。
这事要放在十年前,社会舆论估计会一边倒的支持日本MUJI无印良品。毕竟那时对日本制造、日本设计和日本“工匠精神”的追捧,还是一种普遍的情绪。许多人热爱日本货,智能马桶盖和电饭锅,一度是日本旅游必备的纪念品,甚至催生了火热的跨境代购生意。
当时,不少国产品牌也将自己包装上一层日系外壳,以此来自提身价。比如元気森林、奈雪の茶还有名创优品,都有着日系设计的影子。就连小米都在前几年,斥资200万请来原研哉为公司设计新LOGO。
可到了今天,清醒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日本所谓的“原装进口高品质”似乎也就那样。日本这个在很多人看来是重视原创保护的制造业强国,实际上也是从“山寨”起家,“Made in Japan”还曾被欧美视为垃圾货的代名词。
几十年前,上至家用电器、汽车摩托,下至各种食品、漫画,几乎在所有领域,日本都对欧美的先进产品,进行了堪称像素级的拆解和模仿,一度让欧美国家感到非常不爽。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刚完成“升级换代”的日本开始嘲讽中国抄袭。照我说,大家的来时路都一样,就别互揭老底了,还是撸起袖子比一场吧。
就拿真假无印良品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7月,北京棉田集团和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互相发起的商标诉讼已达200余场,且其诉讼清单上还有300多场战役等待打响,双方的诉讼纠纷总量非常庞大。
今年 6 月 23 日,最高人民法院做出裁定,驳回了株式会社良品计画的再审申请,维持中国企业“无印良品”商标的合法有效注册。
原因很简单,中国商标法实行“注册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注册,谁就拥有该品类的商标专用权。日本良品计画自1999年起在中国申请多类“无印良品”商标,却遗漏了第24类家纺品类,给海南南华(后转让给棉田)留下了注册空间。2000年4月,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申请注册第24类“无印良品”商标。
因此,即使日本MUJI无印良品继续上诉,恐怕也难以改变这一既定事实。
PART.02
靠打官司,换不来业绩增长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大量同类型平替国产品牌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曾经备受中产追捧,并引领“性冷淡”美学风潮的无印良品多地门店相继关闭。
日本MUJI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画的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财年,MUJI无印良品已累计关闭中国大陆门店30家,而截至2025年5月,已关闭17家门店。
一边关店的同时,MUJI无印良品也在不停地开新店。2024年9月-2025年8月,中国大陆门店数量达到422家,新增43家店,净增24家新店。
作为MUJI无印良品最大的海外市场,其在中国店铺数量仅次于日本本土。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突破11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28亿元),占到公司整体营收的近两成。中国大陆实现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尽管中国市场形势看上去不错,但前路仍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日本MUJI无印良品的价格一直是消费者吐槽的重灾区。逛无印良品猜价格,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逛街时的小游戏,其乐趣就在于最终售价往往总是超过人们的心理预期。
MUJI无印良品在日本本土定位偏向中低端,到了中国就成了中高端品牌。2015年前后有媒体曾有报道,同样的产品在国内的定价一般是日本本国的两倍以上。
面对中国消费者吐槽价格,日本MUJI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社长松崎晓曾表示,会在2020年前将中国市场商品售价降至与日本市场售价同一水平。
可即便MUJI无印良品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连续十余次降价,但目前同款商品在日本的售价仍比中国低约30%。
更离谱的是,高价格并没有匹配上高品质。2019年-2024年间,MUJI无印良品因以次充好,家居材质、童装质量、床品规格不合规、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甚至销售过期食品等问题,多次被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
除了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类似网易严选、名创优品、NOME的竞争对手看到超车机会,或学习无印良品极简风格、或主打极致性价比,他们的出现给MUJI无印良品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比如以十元店扩张起步、LOGO与无印良品十分相似的名创优品,一入局就给了MUJI无印良品当头一棒。2016年,MUJI无印良品在华销售增幅放缓,2017年一度出现负增长。随后数年,无印良品业绩增长乏力,营收降幅严重。直至2022年前后,才逐渐调整过来,重回增长轨道。
价格远超预期,品质却未能同步跟进,加上众多平替竞品围剿,难怪越来越多消费者不愿再当“冤大头”。
当前MUJI无印良品的矛盾点在于,在理性消费、精打细算消费观逐渐走向主流的今天,他那些最初吸引人的精神内核已经站在了实用主义的反面。但如果反过来迎合新的消费浪潮,又可能丢掉品牌自我。
从消费者的利益立场出发,认清门店品牌LOGO有无“MUJI”英文就是辨别两个“无印良品”最有效的方法。
其实不管是日本MUJI无印良品,北京棉田无印良品,还是其他国产品牌,都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合适与否”。毕竟,任何消费的本质一直是“用合适的价格,过舒服的日子”。价格高低和品质好坏不只存在商品标价上,更活在消费者的心里。谁敢乱来,市场自然会用脚投票。
日本MUJI无印良品与其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打官司,倒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稳住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生意。
最近更新
- 谁坑谁?打了24年官司,这个日本企业还是不服输2025-11-17
- 创意景观点草成金2025-11-17
- 生意社:11月17日山东金诚石化双氧水行情2025-11-17
- 银行大额转账手续费如何减免?2025-11-17
- 买基金、看基金净值,这款APP表现让专业投资者印象深刻2025-11-17
- 11月17日午后快讯2025-11-17
- PriceSeek提醒:11月14日不锈钢库存跌832吨利多2025-11-17
- 《树影迷宫》取景北京丰台长辛店 引剧迷打卡2025-11-17
- 险资“买买买”模式升级 股票和基金持仓再创新高2025-11-17
- 英超铁闸示好曼联梦想加盟!但巨头青睐纽卡悍将,阿莫林有意旧部2025-11-17
- 红太阳: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2025-11-16
- 和讯投顾魏正明:早盘高开该跑还是留,这6条口诀帮你判断2025-11-16
- 和顺石油: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6%公司股份2025-11-16
- 南京公安多警种联动护航“南马”赛事平安2025-11-16
- 容百科技:成宁德时代钠电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2025-11-16
-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重申安全是小米汽车基础和前提2025-11-16
- 南京“小蓝牌”电动车即将“下线”,全市最全换牌登记服务点→2025-11-16
- 连续两周大手笔买入 这只科技股获资金抄底!2025-11-16
- 广州默缎文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2025-11-16
- 减肥药龙头上市公司,你知道吗?(2025/11/14)2025-11-15
- 2025血液概念龙头股有哪些(2025/11/14)2025-11-15
- 荣盛发展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000万元担保2025-11-15
- 武汉开通高铁货运专列2025-11-15
- 谷歌宣布调整服务回应欧盟反垄断处罚2025-11-15
- 储氢瓶上市企业龙头,这些名单值得关注!(2025/11/14)2025-11-15
- 600亿牛股突发!电投能源宣布重大资产重组!2025-11-15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2025-11-15
- A股电器销售概念上市公司,名单请收好!(2025/11/14)2025-11-15
- 深桑达A:下属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多家公司股权2025-11-14
- 康龙化成(03759)股东信中康成及信中龙成拟合共减持不超过约2667.29万股股份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