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财经日历 > 正文

从江洲绿脉到国家窗口:南京书写长江生态新篇

时间:2025-09-12 17:08:29 来源:龙虎网


(相关资料图)

龙虎网讯(通讯员 罗心宁 胡根才 记者 于倩 訚颖 房宇龙)八月的南京,暑气蒸腾。室外35℃+的高温下,新济洲岛的滩涂地被阳光晒得发亮。来自江苏南京长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科研人员正全副武装开展工作:一人举起长焦镜头对准远处芦苇丛中若隐若现的候鸟,另两人俯身框定植被样本区仔细记录,还有一人对昆虫进行扫网采集。汗水浸透衣衫,但动作依然沉稳专注——这样的野外作业,已成为这个跻身“国家级”的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的日常缩影。

2024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复新建8个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苏南京长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选。它也是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范围内唯一专注于湿地生态研究的国家级定位观测站。

这不仅仅是一个科研基地,更是国家布局在长江下游生态系统关键节点上的“前沿哨所”,守护着江中绿洲的生命脉动。

何以南京?长江下游不可替代的生态要塞

漫步于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廊道,满目皆绿,芦苇摇曳,水波粼粼。耳边不时传来的鸟鸣与远处江涛声交织成一曲天然交响。从空中俯瞰,新济洲、再生洲、子母洲等五洲连片,形成了长江下游罕见的天然洲滩群景观。

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多年前却面临着生态功能退化的困境。随着南京启动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退渔还湿、植被修复、水系连通等措施,新济洲逐渐恢复了自然水文节律和洲滩原生植被。芦苇、荻群落的重新蔓延,浅水沼泽和裸滩的交替出现,为不同生态位的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条件,使这里完成了从“生态伤疤”到“江中绿宝石”的华丽蜕变。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